:::
報導 郭人豪 - 媒體報導 | 2025-05-26 | 點閱數: 223
image

鐵路地下化消失的聲音 南市大同國小聲景探險城市記憶 (聯合新聞網)

大同國小一路到南站聲景探險成果展 (中華日報)

南市大同《一路到南站:聲景探險成果展》聲音藝術與在地文化激盪創意火花(臺灣時報)

 

臺南市東區大同國小「一路到南站:聲景探險成果展」邀您聆聽城市記憶與學生創意

    一場融合在地文化、聲音藝術與學生創意的展覽「一路到南站:聲景探險成果展」,即日起於南臺南車站展出!本展開幕活動於 114 年 5 月 25 日(星期日)上午 10 時熱鬧登場,展期自同年 5 月 25 日起至 6 月 30 日止,歡迎大家把握時間來走走看看!本次展覽不僅展出學生們在課堂中的亮眼表現,也延續了「學習成果市集」的精神,精彩呈現校訂課程的豐碩成果。本次展覽吸引眾多嘉賓與親師生熱情參與,共同參與學生學習的喜悅與創意行動,展現教育扎根與跨域學習的多元成果。

    副市長葉澤山表示「一路到南站:聲景探險成果展」源自於師生對在地環境的細膩觀察與深度聆聽,透過課程引導與實地探索,轉化為一件件充滿創意與感知力的作品,在學習中找到與社區環境連結的力量。學生們從學校出發,一路步行至南臺南車站,沿途細心採集與記錄生活中的各種聲音。他們將這些聲音轉化為創作素材,透過多個展區場景,引領觀眾踏入學生們所感知與詮釋的聲景世界,感受日常中不平凡的聲音故事。

    本展覽透過四個聲景場景,引導觀眾探索周邊聲音環境, Area1「榮譽街周邊」以改造的課桌椅火車裝置結合學生聲音作品,呈現學校至平交道的火車聲景變化; Area2「天橋上」打造沉浸空間,體驗由下往上聲音升騰與共振互動,連結學生圖像與真實火車聲; Area3「天橋下」於車站迴廊展現汽機車、橋震、飛機等都市聲響,並引導閉眼聆聽聲音方向與細微火車聲;最後的 Area4「南站」化身聲音寶盒,匯集多樣環境音,透過木造鋼琴發聲,搭配色彩及互動聲景地圖,呈現聲音保存與分享的可能。

    大同國小校長李素珍表示,「這次的聲景藝術創作展覽,謝謝目目文創楊欽榮老師的專業指導,學生的創意得以萌芽、扎根;不僅是學生們藝術與人文素養的完美呈現,更是他們關懷在地文化、發揮團隊合作精神的綜合體現。透過這場展覽,我們希望學生能在真實的課程與活動中,培養敏銳的感知力、豐富的想像力,以及解決問題的核心能力。同時,也讓學生看到,即使是被忽略的角落,在大家共同的投入下,也能煥發出嶄新的生命與光彩」。感謝市長黃偉哲的市府團隊,教育局局長鄭新輝於課程資源的支持鼓勵,特別感謝六年前時任文化局局長,現任副市長葉澤山提供這座承載歷史記憶的空間,讓學生作品有機會與這片土地產生共鳴、與社區對話,為南臺南車站注入新的生命力。

    如今,南臺南車站已成為師生重要的學習場域。在老師引導與學生創意的交織下,藝術逐步注入這座歷史建築,使其不再只是老建築的象徵,更轉化為充滿教育意義、社區活力與美感的公共空間,同時也是文化與藝術交流的重要平台。此次展覽正是這段學習歷程的精彩成果,見證了師生與社區合作的努力,也展現教育如何連結社區、激發創意,共創屬於在地的獨特故事與文化風貌。

    「一路到南站:聲景探險成果展」展期將持續至 6 月 30 日,平日開放時間為中午 12 時至下午 4 時,假日為上午 10 時至下午 4 時。歡迎市民朋友及對聲音藝術、在地文化有興趣的民眾,把握機會前往南臺南車站(舊站:大同路二段 635 巷 111 號),聆聽這群小小藝術家所譜寫的城市樂章。